DSC05588.JPG

 

苦瓜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植物界 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葫蘆目 Cucurbitales
科:葫蘆科 Cucurbitaceae
屬:苦瓜屬 Momordica
種:苦瓜 M. charantia

中文學名:苦瓜 (《滇南本草》)

學名:Momordica charantiap

英文:balsam pear

别名:涼瓜。由於以前的人不允許用味覺當名字,所以稱爲涼瓜。

其他名稱:錦荔枝、癩葡萄(《救荒本草》),紅姑娘(《群芳譜》),菩達(《廣東新語》),涼瓜(《廣州植物志》),癩瓜(《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紅羊(《泉州本草》)。

苦瓜又名涼瓜、半生瓜,是葫蘆科植物。苦瓜是一種蔬菜,原產地一般是熱帶地區。在南亞、東南亞、中國、和加勒比海群島均有廣泛的種植。

DSC05595.JPG

形態
一年生攀緣草本。莖、枝、葉柄及花梗披有柔毛,腋生卷鬚。葉子的直徑達3至12厘米,有5至7道掌狀深裂,裂片呈橢圓形,外沿有鋸齒。春夏之交開花,雌雄同株,黃色。果實長橢圓形,表面具有多數不整齊瘤狀突起。種子藏於肉質果實之中,成熟時有紅色的囊裹著。

食用
苦瓜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生吃,性味偏寒,具有清熱去火、清心明目的作用;熟吃,性味偏溫,具有滋陰養血、健脾補腎的作用。苦瓜加熱後,會損失一部分維生素C,但味道沒有生吃那麼苦。

實驗數據顯示苦瓜中某些成分可能對愛滋病感染有一定療效。從苦瓜中提取的成分中,對愛滋病毒有影響的多數是蛋白質或者醣蛋白(凝集素),但這些成分都不能被人體充分吸收,因此口服苦瓜似乎不能降低愛滋病感染者體內的病毒含量。如果某項動物實驗結果被證實在人體上有相同效果,口服苦瓜有可能對其它抗愛滋病藥物產生負面的影響[3]。一項初步臨床實驗表明,用苦瓜提取物製成的一種灌腸劑對愛滋病有一定功效(張 1992)。在把苦瓜推薦給病人之前,顯然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DSC05591.JPG

DSC05594.JPG

DSC05596.JPG

DSC05598.JPG


中醫理論
中醫認為,苦瓜味苦,性寒;歸心、肺、脾、胃經。具有消暑清熱,解毒、健胃的功效。主要用於發熱、中暑、痢疾、目赤疼痛、惡瘡等。

苦瓜料理網站
https://icook.tw/categories/121

DSC05597.JPG


1、一年生草本植物,開黄花。果實長圓形或卵圓形,兩頭尖,表面有許多瘤狀突起,熟時橘黄色,略有苦味,可做蔬菜。

2、這種植物的果實。有的地區叫癩瓜。

原產亞洲熱帶地區,廣泛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印度、日本以及東南亞地區栽培歷史久遠,中國栽培歷史約600年。苦瓜具有特殊的苦味,但仍然受到大眾的喜愛,這不單純因爲它的口味特殊,還因爲它具有一般蔬菜無法比擬的神奇作用。苦瓜雖苦,卻從不會把苦味傳給“别人”,如用苦瓜燒魚,魚塊絕不沾苦味,所以苦瓜又有“君子菜”的雅稱。

五月下種,生苗牽藤,莖葉卷須,都像葡萄卻小,七、八月開黄色的小花,花有五瓣是圓的,結青色的瓜,約長四、五寸。皮上有細齒,也像荔枝皮的形狀,瓜熟時色黄而自裂,里面有線瓤裹着黑子,瓤食之味道甘美。

功能主治:除邪熱,可解疲乏,清心聰耳明目,潤澤肌膚,強身,使人精力旺盛,不易衰老。

苦瓜爲葫蘆科,苦瓜屬一年生攀援草本苦瓜的果實。葉互生,掌狀5~7深裂。花小,單性,雌雄同株,黄色。長不超過2米。果實紡鎚形,有瘤狀凸起,成熟時橙黄色,味苦,瓤鮮紅色,味甜。中國各地均有栽培。

 
食用歷史
  明代以前醫書沒有記載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綱目》始列入,疑爲三寶太監下西洋時,從南洋群島移植過來。清代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說:”苦瓜清則苦寒;滌熱,明目,清心。可醬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則色赤,味甘性平,養血滋肝,潤脾補腎。” 即是說瓜熟色赤,苦味減,寒性降低,滋養作用顯出,與末熟時相對而言,以清爲補之。其實吃苦瓜以色青末黄熟時才好吃,更取其清熱消暑功效。


  苦瓜味苦,南方人多食爲蔬。夏秋間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隻覺可口,不覺其苦。中國粵人以苦瓜切片,曬幹貯存,作藥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乾也。


  用苦瓜做家常菜式,如“涼瓜炒田雞”、“涼瓜排骨”、“釀涼瓜”,皆滋味雋永。但江浙人不懂得品嚐,少吃苦瓜。兩廣、福建盛產苦瓜,外省則每作盆栽欣賞。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聽,粵人又喚做涼瓜。苦瓜形如瘤狀突起,又稱癩瓜;瓜面起皺紋,似荔枝,遂又稱錦荔枝。

DSC0559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