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9067.JPG

 

冬瓜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葫蘆目 Cucurbitales
 
科: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屬: 冬瓜屬 Benincasa
 
種: 冬瓜 B. pruriens


英文名:fruit of Chinese Waxgourd

別名:白瓜、水芝)、蔬秬、白冬瓜、地芝、濮瓜、蔬苽、東瓜、枕瓜、水芝

歸經:肺經、小腸經、膀胱經

藥性:涼

藥味:甘、淡

功效作用:

利尿;清熱;化痰;生津;解毒。主水腫脹滿;淋病;腳氣;痰喘;暑熱煩悶;消渴;癰腫;痔漏;並解丹石毒;魚毒;酒毒

冬瓜飲食宜忌

忌:白瓜性寒,脾胃氣虛,腹瀉便溏,胃寒疼痛者忌食生冷白瓜;女子月經來潮期間和寒性痛經者忌食生白瓜。

宜:夏天氣候炎熱,心煩氣躁,悶熱不舒服時宜食;熱病口乾煩渴,小便不利者宜食


 
冬瓜(fatmelon; white fuzzy vegetable)。植物學分類: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葫蘆目、葫蘆科、冬瓜屬 Benincasa Savi 一年生草本植物。瓜形狀如枕,又叫枕瓜,生產於夏季。為什麼夏季所產的瓜,卻取名為冬瓜呢?這是因為瓜熟之際,表面上有一層白粉狀的東西,就好像是冬天所結的白霜,也是這個原因,冬瓜又稱白瓜。

DSC09069.JPG

 

簡介

喜溫耐熱,產量高,耐貯運,是夏秋的重要蔬菜品種之一,在調節蔬菜淡季中有重要作用,適宜市銷、北運和出口。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採摘。去皮,洗淨,食用時去瓤。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採摘。去皮,洗淨,食用時去瓤。味甘淡,性微寒。本品含蛋白、糖類、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粗纖維和鈣、磷、鐵,且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低。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用於心胸煩熱、小便不利、肺癰咳喘、肝硬化腹水、高血壓等。

DSC09070.JPG

物產志

冬瓜種植起源於中國大陸及東印度,並分布於亞洲的熱帶、亞熱帶及溫帶地區。中國從秦漢時的《神農本草經》就有栽培記載,西元三世紀初張揖撰《廣雅•釋草》也有冬瓜的記載。《齊民要術》中記述了冬瓜的栽培及醬漬方法。日本在九世紀已有記錄。印度十六世紀有冬瓜記載。歐洲於十六世紀開始栽培。臺灣於十七世紀地方志已有栽種記載。美國於十九世紀由法國傳入。非洲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由中國傳入。至二十一世紀冬瓜栽培仍以中國大陸、東南亞和印度等地為主。

 

形態

冬瓜莖上有茸毛;葉子稍圓掌狀淺裂,表面有毛;黃色花;圓形、扁圓或長圓形果實,大小因品種而不同,可以數斤到數十斤;冬瓜皮為綠色,多數品種成熟的果實有白粉,厚並且疏鬆多汁白色果肉,味淡;白色扁平種子,有些具狹翼狀邊緣。

 

習性

為什麼夏天所產的瓜,卻取名為冬瓜呢?這是因為瓜熟之際,表面上有一層白粉狀的東西,就像冬天的白霜,因此,冬瓜又稱白瓜。冬瓜雖然性喜溫暖和濕潤的氣候,但亦可像筍瓜(winter squash)一樣過冬。冬瓜有一定抗旱能力。晚春播種,夏秋採收。

DSC09070.JPG

用途

冬瓜一般可以貯存十二個月之久。果實可生吃、炒吃或做湯。廣東名菜「冬瓜盅」,是把冬瓜掏空後,放入配料燉熬而成的菜。

它的果實作蔬菜食用。未成熟的冬瓜果實表面有毛,因而稱爲毛瓜。果實成熟時表皮變得具有蠟質,因而利於久存。

除果實外,冬瓜的嫰芽、捲鬚和葉皆可作爲葉菜食用。

 

其他

(1)台灣早期的結婚辦桌也會使用冬瓜盅,為冬瓜火鍋 ,當作鍋具,宴請喜客。

(2)冬瓜可以當作食品原料,冬瓜果肉加糖熬煮可以做成台灣冬瓜茶的飲料與冬瓜糕餅餡料的台灣冬瓜鳳梨酥。

(3)冬瓜的果實作蔬菜食用。冬天或夏天,甚至一年四季都可以入菜,或做成日式關東煮的食材,更可以將冬瓜切成冬瓜塊,當作湯底食材與火鍋食材。

(4) 冬瓜有「好年冬」與甜蜜蜜的含意所以冬瓜糖條常出現在台灣結婚喜慶的喜糖與喜餅中,帶有吉利興旺之意。

(5) 台灣客家菜醃漬,名為鹹冬瓜(醃醬冬瓜)或是稱為醬冬瓜與冬瓜封。

在台灣地區的離島-澎湖縣,很早以前澎湖所食用的中秋月餅正是「冬瓜糕」,以及彰化縣鹿港小鎮也有這項傳統食品,利用蔗糖、麵粉、麥芽、蔬菜冬瓜、植物油所製成傳統的食品。

DSC09071.JPG

DSC09075.JPG

DSC09078.JPG

冬瓜花的母果花

DSC09068.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