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3802.JPG

 

台南市中西 - 南廠保安宮


保安宮創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西元1715年),由鄭王部屬為紀念延平郡王復台暨護航戰船有功之五王神像而建,本宮命名為「代天府保安宮」,供奉「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金身。奉祀五王神像外尚有供奉「贔屭」,「贔屭」係清乾隆五一年(西元一七八六年),「天地會」在台灣掀起反清復明活動,本島各地紛紛響應。

乾隆皇帝命欽差福康安,參贊海蘭察率領大軍渡海平亂。「天地會」被平。乾隆帝大悅,下詔在台灣為福康安等建祠紀念。清高宗御筆親題石碑與石龜(贔屭)名十隻贊序。該十隻石龜運到台南安平港內鯤鯓湖,搬小船時,一隻突然沉入水中,不見蹤影。其餘九隻運到台南福康安祠。後再搬至赤崁樓,為今赤崁樓下所陳列之石龜。

而落水石龜獲得日月精華,又得白蓮聖母附身,成為神龜。奇跡這隻石龜游到本宮轄內石龜塭,由本宮吳府千歲與信徒恭請前來供奉,名曰白蓮聖母,安享人間香火,神靈顯赫保國佑民。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保安路90號
電話:06-2286967‧2264630

DSC03816.JPG

DSC03812.JPG

DSC03813.JPG

DSC03818.JPG

廟內還供奉一座尊稱為「白蓮聖母」的贔屭石碑座。該廟俗稱「王宮」,並因而有「王宮口」(保安宮前)、「王宮廟後」(保安宮後)、「王宮東」(保安宮東側)等地名

DSC03804.JPG

DSC03806.JPG

本宮於清乾隆年間林雲氏捐資重修,獻贈「代天府」金字匾,懸在神龕留念。又乾隆廿三年(西元一七五八年)仕金氏再重修。嘉慶廿一年(西元一八一六年)重修殿宇,獻贈石器、香爐、灼台。道光十五年增建東西廂與殿宇修葺,立大石碑紀念。又同治六年再重修。光緒十二年增建后殿宇。日據時代大正十二年(西元一九二三年)重建東西廂。昭和八年即民國廿二年(西元一九三三年),為開闢南幹?大排水溝,本宮四隨亭被拆除,改建做拜亭。

於民國卅五年(西元一九四六年)台灣光復,重回祖國懷抱,為紀念此大慶,重修后殿宇,以辦理宣揚中華文化與增進民族意識。民國五十年重修,為彌補前次,舉行五朝建醮大典,得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繼續宣揚中華道統文化。民國六八年(西元一九七九年),配合市政府政策自動拆除后殿,使新南路(現府前路)順利開闢。

又順應未來海安路拓寬,本宮西廂將成騎樓,實廟宇缺憾。為重振本宮往日威赫及嗣後之利,依法改建並擴建為二層樓廟殿宇,面積約三百坪,二樓合計約六百坪,自民國六八年農曆十一月十二日辰時僱工興建,神明保佑民眾鴻福,曆經六年,於今七四年仲秋順利完工。就此宮殿凌霄宏偉,氣勢壯觀,顯現神威,國富民強,萬民之福也。

 

DSC03805.JPG

虎爺

DSC03809.JPG

土地公

DSC03811.JPG

註生娘娘

DSC03808.JPG

DSC03810.JPG

DSC03822.JPG

壁飾

DSC03817.JPG

DSC03818.JPG

DSC03819.JPG

DSC03821.JPG

南廠由來:

《臺灣通史》道光年間,港道淤塞不便出入,擇地於小西門迤南之處,建築船塢,中開港道至三鯤鯓入海。

 南廠位於保安宮的東側,約在保安路與郡西路交會一帶,現港久便當附近 ( 保安路 130 號 ) ,原為來自泉州府晉江縣古東之吳姓人家,經營民間造船廠,從事造船、修補船務工作,當地居民稱為南廠。與老古石港的陳家船廠,民間合稱「南北小廠」 (見普濟殿重興碑記嘉慶 24 年) 有別於官方的軍工道廠之「大廠」,後人不拘其大小,逕呼此地為南廠。


四安境的由來:

清領時期,民亂不斷,同治元年 (1861) 發生戴潮春事件,臺灣道洪毓琛基於府城防衛的需要,為防宵小乘機作亂,由廟境聯合與民勇結合一起,協助治安防禦,小西門內外的區域則由四間廟宇良皇宮、保安宮、沙淘宮、神興宮組成四安境負責。

DSC0380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