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3268.JPG

 

西瓜


英文名稱: Watermelon

學名:Citrullus vulgaris Schrad. ex Eckl. & Zeyh.
 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 & Nakai

科名: 葫蘆科(Cucurbitaceae)西瓜屬(Citrullus)

別名: 西瓜(日用本草),寒瓜(陶弘景注),大西瓜、天生白虎湯、小玉瓜、小玉、瓜子西瓜、西瓜、西瓜子、無子西瓜、Saasi(泰雅)

原產地: 熱帶非洲,西元1279年傳入中國西北,台灣早年即由中國大陸引入,至1717年始有栽培記載。當時的品種均是黑皮大形和多子品種(瓜子西瓜),後來不斷引種改良,才成為台灣名特產之一。

分佈: 台灣全島各地,新竹、苗栗、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花蓮等縣境為盛產區。

用途: 1. 食用:鮮吃為主,含天然水達 94 %以上,果酸及有機酸含量亦不少,在食療上具有解熱、利尿、排毒功效。屬熱天出汗太多、口乾喉苦、尿液減少、大便不暢, 1 天吃幾片西瓜能消暑氣,清理胃腸積熱,減少各種暑熱病發生。2. 藥用:西瓜果皮稱翠衣,瀉水利便,解酒毒。(本草綱目)西瓜為利尿劑,治腎臟炎浮腫、糖尿病、黃疸、解酒毒。西瓜汁膏治糖尿病,內含bromine及番茄紅素。性味:果瓢:甘、寒;西瓜皮:甘、涼;中果皮:甘、淡、寒。效用:果瓢:清熱,止咳,利尿。治暑熱煩咳,水腫;西瓜皮:清熱解暑,止咳,利小便。治暑熱煩咳,水腫,口舌生瘡;中果皮:清熱解暑,利尿。治暑熱煩咳,浮腫,小便淋痛。整粒加工品:治水腫,肝病積水;種皮:治吐血,腸風下血;種仁:清熱潤腸。未成熟的果實與皮硝的加工品(西瓜霜):治熱性咽喉腫痛。

莖: 莖伸長,有稜角,蔓莖佈滿茸毛,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較柔弱,有細長柔毛。

葉:葉有柄,外形三角狀卵形,長約 10~20 公分,寬 7~18 公分,先端鈍,基部心形,羽狀裂或二回羽狀細裂,邊緣有粗鋸齒,表裏兩面皆有柔毛,表面略粗糙;裂片為先三裂,每一裂片再裂為羽狀或二回羽狀裂,小裂片倒卵形,長橢圓形或線形,頂生裂片先端銳尖或漸尖,其他的則為圓,少數為銳尖;葉柄長 6~12 公分,多少有柔毛;捲鬚粗狀,有毛茸,先端有二分岐。

花:花雌雄同株;雄花花梗長 1~3 公分或更長,有絨毛,苞片匙形,長 0.8~1 公分,寬 0.3~0.4 公分;花萼筒闊鐘形,先端有裂片五枚;裂片披針形,與花萼筒等長;花冠黃色,少數帶綠色,有柔毛,先端五裂;裂片卵狀長橢圓形,長 1~1.5 公分,寬 0.3~0.4 公分,先端鈍;雄蕊三枚;雌花的花梗長 2~6 公分;花萼及花冠與雄花相同;子房長橢圓形,花柱細長,長 0.4~0.5 公分,柱頭三枚。

果實: 果實大,球形或橢圓形,徑多在 30 公分以上,長亦依品種不同而有不同;果皮顏色亦依品種不同而異,多為綠色至墨綠色;果肉紅色或鮮黃色,甜而多汁可供食用;種子有黃、紅、黑、白色等品系,扁平,卵狀長橢圓形,略有邊緣。

特性:葫蘆科西瓜屬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原產非洲赤道附近,性喜高溫氣候,10世紀初由中亞細亞傳至中國西藏栽培,故名「西瓜」。18世紀隨先民渡海墾臺才傳至台。早期引進品種名為固定品種如黑皮、海湖種、嘉寶瓜等,60年代後台灣自行進行品種己良,先後推出紅娘、富寶等大型紅肉西瓜及小鳳、特小鳳、金蘭等黃肉小西瓜,同時亦育成鳳山一號、種苗二號等無子西瓜(三倍體西瓜),由於品種更迭及快,市場上新品種極,部份品種已進入東南亞及中國大陸市場,甚獲好評。

DSC03270.JPG

DSC03272.JPG

DSC03275.JPG

西瓜(學名:Citrullus lanatus),古稱寒瓜,是葫蘆科西瓜屬的一種植物或其果實。原產於非洲,是一種雙子葉開花植物,形狀像蔓藤,葉子呈羽毛狀。它所結出的果實是假果,且屬於植物學家稱為假漿果的一類。果實外皮光滑,呈綠色或黃色及有深綠色的花紋,果瓤多汁為紅色或黃色。但西瓜種植時怕水,水澆灌或浸泡多了之後容易導致甜度降低,是為水傷。

西瓜可分為野生或種植的。野生的西瓜稱為野生西瓜種質(學名:Citrullus lanatus var. citroides),瓤和瓢顏色分別接近冬瓜。而種植的西瓜則稱為栽培西瓜品系(學名:Citrullus lanatus var. lanatus)。

DSC0327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