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1680.JPG

 

埃及聖䴉


埃及聖䴉(學名: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又名埃及聖朱鷺、埃及聖鷺、聖䴉、巫婆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拉克東南部及以往埃及的一種朱鷺。牠們在古埃及備受尊敬,經常被製成木乃伊當做托特的象徵。牠們也被引入到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及美國。


2010年代後,在台灣西部濱海地區也可看到牠們。保守估計全台灣約有1200至1500隻的族群量。由於埃及聖䴉在台灣幾乎無天敵,對台灣當地的生態造成影響。


根據中華鳥會的評估,2018年埃及聖䴉數量大約是2200到3000隻,比起兩年前幾乎翻倍,專家也觀察到,牠們不只在沿海出現,也順著河流往內陸蔓延。

DSC01655.JPG

DSC01658.JPG

DSC01667.JPG

DSC01670.JPG

DSC00026.JPG

DSC00029.JPG

DSC00031.JPG

特徵:埃及聖䴉成鳥長68厘米,身體全白,後羽黑色。頭部及頸部都是禿及黑色的,喙厚而彎,腳也是黑色的。飛行時雙翼張開後邊有一道黑色羽毛。

雄鳥及雌鳥相似,雛鳥呈灰白色,喙較少,頸上有一些羽毛。埃及聖䴉(Threskornis aethiopicus) 屬於鸛形目、朱鷺科、朱鷺亞科,身長為65-89公分,體重約為1500公克,展翅長可逹112-124公分,全身白色,頭至頸為黑色裸皮,嘴喙黑色,喙長且下彎,腰及翼邊飾羽黑色;初級、次級飛羽尖端黑色,尾羽白色,停棲時翼緣收縮在尾部呈黑色(Hoyo et al. 1992)。

DSC00034.JPG


行為:埃及聖䴉在樹上築巢,會與其他水鳥(如鷺科)一同生活。牠們很多時會在猴麵包樹上以樹枝築巢,每次產2-3顆蛋。


埃及聖䴉在沼澤濕地及泥濘出沒,有時會到訪農地及垃圾站。牠們主要吃魚類、青蛙及其他水中生物,包括昆蟲與螺類。 埃及聖䴉很靜,但有時也會發出一些哇聲。

DSC0003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