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840007.JPG

桃園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蓮座山,是一座獨立的小丘,位於大溪通往石門水庫的台4線崁津大橋附近。短短約150級的石階,即可爬上蓮座山。山腳下的石階入口處左右側各豎立一座日式的石燈籠,其旁還有一座石碑。石碑字跡斑駁模糊, 仔細審視,與石燈籠一樣,都是民國57年(1968年)設置的,大約40年歷史而已。

石燈籠的外觀及刻字語式都是日據時代的風格,或許可間接推論,民國57年時,台灣寺廟「去日本化」的風氣尚未形成。 一直到民國61年(1972年),日本與我斷交之後,政府才以政策規範各地寺廟積極地消抹日本殖民統治的遺跡。 最明顯的就是修改廟柱上的「明治」、「大正」、「昭和」等日本紀元字跡都遭到塗抹消除,當然也就少見這種日式石燈籠的裝飾。

爬上石階路,過山門,左右側又各放置一座石燈籠。蓮座山觀音寺驀然出現於眼前。寺前有廣場,廣場有 巨榕老樹,廣場一邊臨崖,憑欄可眺覽大漢溪風光
電話:03-3885674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康安里下崁49號

P1840015.JPG

蓮座山獨峙於大漢溪中,其形猶如蓮花出水,故而得名。嘉慶6年(1801),粵人鍾房緒頗知山水形勝,於此地鳩金興建廟宇,祀奉觀音佛祖,名為觀音寺,配祀三官大帝。道光15年(1835),鍾氏信徒募金修繕;明治37年(1904),大溪仕紳鑑於廟宇有傾圮之虞,乃募金大事重修,並增建拜亭;大正十四年(1925),再行鳩資徹底修繕;昭和9年(1934),將原拜亭改為歇山重簷拜亭,直至目前重修前,未曾再修。

P1840023.JPG
石階路

P1830995.JPG

蓮座山觀音寺山門

P1840016.JPG
廟前的老榕樹,樹幹粗碩,盤根節錯,見證了觀音寺的悠久歷史。

P1830996.JPG

敬聖亭
敬聖亭建於昭和11年(1936年),敬聖亭分上下三層,最上層為「奎星樓」,內供文曲星君,是讀書士子的守護神。敬聖亭香爐前放置的塑膠盒內, 裝滿了信眾的準考證影印本,可見有不少學子來此祈福。

P1830998.JPG

土地公廟

P1840010.JPG

P1840011.JPG

祀奉觀音佛祖,名為觀音寺

P1840013.JPG

廣場一邊臨崖,憑欄可眺覽大漢溪風光

P183099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