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3999.JPG

 

麻雀


拼音:Máquè(Maque)

英文:sparrow

界 Animalia
 
門 Chordata
 
綱 Aves
 
目 Passeriformes
 
科 Passeridae
 
屬 Passer
 
種 P. montanus

 

麻雀(學名:Passer montanus)又名樹麻雀、霍雀、嘉賓、瓦雀、琉雀、家雀、老家子、老家贼、照夜、麻穀、南麻雀、禾雀、賓雀、厝鳥、家巧兒。鳥綱雀形目(Passeriforms)文鳥科(Motacidae)麻雀屬鳥類的通稱,亦叫北國鳥(個别地方方言又稱呼爲:家雀、戶巴拉)。是以穀粒和昆蟲爲食的小雀鳥。嘴短而強健,呈圓錐形,稍向下彎;初級飛羽9枚,外緣具兩道淡色横斑。世界共有19種。中國產5種;其中樹麻雀爲習見種,雌雄相似。麻雀屬晚成鳥。麻雀因爲其個頭小,一指那麼大,有的地方,如河南將麻雀稱之爲小雛。它是常見的一種鳥類。


簡介

麻雀是與人類伴生的鳥類,棲息於居民點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覓食,活動範圍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動時雙腳跳躍前進.翅短圓,不耐遠飛。鳴聲喧噪。主要以穀物爲食。當穀物成熟時,多結成大群飛向農田掠食穀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蟲,並以昆蟲育雛。繁殖力強。在北方,3 ~4月開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窩。在南方 ,幾乎每月都可見麻雀繁殖雛鳥 。巢簡陋,以草莖、羽毛等構成,大都建在屋檐下和牆洞中。每窩產卵 4 ~ 6枚。卵灰白色,滿布褐色斑點。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雛鳥全身裸露,15天以後才能出飛自行尋食。

DSC03972.JPG

 

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又名家雀、琉麻雀。屬鳥綱雀形目文鳥科山麻雀屬。亞種分化極多,廣布於我國南北各地,也廣布於歐亞大陸,是一種最常見的雀類。


一般麻雀體長爲14釐米左右,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喙黑色,呈圓錐狀;跗蹠爲淺褐色;頭、頸處栗色較深,背部栗色較淺,飾以黑色條紋。臉頰部左右各一塊黑色大斑,這是麻雀最易辨認的特征之一,肩羽有兩條白色的帶狀紋。尾呈小叉狀,淺褐色。幼鳥喉部爲灰色,隨着鳥齡的增大此處顏色會越來越深直到呈黑色。幼鳥雌雄極不易辨認,成鳥則可通過肩羽來加以辨别,雄鳥此處爲褐紅,雌鳥則爲橄欖褐色。


麻雀多活動在有人類居住的地方,性極活潑,膽大易近人,但警惕卻非常高,好奇較強。多營巢於人類的房屋處,如屋檐、牆洞,有時會占領家燕的窩巢,在野外,多築巢於樹洞中。除冬季外,麻雀幾乎總處在繁殖期,每次產卵六枚左右,孵化期約14天,幼鳥一個月左右離巢。


麻雀爲雜食性鳥類,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種子爲食,育雛則主要以爲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蟲爲主,其中多爲鱗翅目害蟲。由於親鳥對幼鳥的保護較成功,加上繁殖力極強,因此麻雀在數量上較許多種鳥要多,這樣在莊稼收穫季節容易形成雀害。冬季和早春,麻雀以雜草種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種子爲食,也吃人類扔棄的各種食物。


除繁殖、育雛階段外,麻雀是非常喜歡群居的鳥類。秋季時易形成數百隻乃至數千隻的大群,稱爲雀泛,而在冬季它們則多結成十幾隻或幾十隻一起活動的小群。這種小生靈非常聰明機警,有較強的記憶力,這和其它許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會對救助過它的人表現出一種親近,而且會持續很長的時間。在麻雀居住集中的地方,當有入侵鳥類時它們會表現得非常團結,直至將入侵者趕走爲止。麻雀在育雛時往往會表現得非常勇敢,俄國作家屠格涅夫曾在他的短篇小說《麻雀》中記載過一隻親鳥爲保護不慎墜地的幼鳥以其弱小的身體面對一隻大狗而不退縮的感人場面。如果你願意對麻雀進行連續觀測,你會發現它們是非常可愛的小生命,特别是它們的集體行爲是研究鳥類行爲學的重要素材。

DSC04000.JPG


麻雀形不驚人、貌不壓人、聲不迷人,加上和我們太熟悉了,反而使我們對它們了解得並不多。實事求是地講,在以穀物爲主要作物的糧食生產區域,麻雀的確能從人們那兒搶走很多的糧食,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是害鳥也不爲過,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麻雀對有害昆蟲的控制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事實上在麻雀多的地區,害蟲特别是鱗翅目害蟲的數量明顯要少於其它地區,這方面它們對農業生產作出了不小的貢獻。當它們需要穫得食物時,我們應當對這些大自然的生靈適當地慷慨一些。可惜的是由於過去我們在生態認識上的不全面,曾對它們進行過大規模的圍剿,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文明的遺憾。


1958年,人們一度將它列爲四害之一,政府動員全國城鄉居民,在規定的日期和時間内,掏窩、捕打以及敲鑼、打鼓、放鞭炮,轟趕得它們既無處藏身,又得不到喘息的機會,最後累得墜地而死。一年以後,各地陸續發現園林植物出現蟲災,有些還是毁滅性的。

DSC0400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