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2244.JPG

 

馬纓丹


英文名稱: Common Lantana,Yellow Sage


科名: 馬鞭草科(Verbenaceae)馬纓丹屬(Lantana) 


學名: Lantana camara L.
Lantana camara L. var. aculeata (L.) Moldenke 


別名: 馬纓丹(種子植物名稱),五色梅(華北),五彩花(福建),臭草、如意草(廣東、廣西、福建),七變花(華北經濟植物志要),五龍蘭、五色繡球、變色草、臭花草、五雷丹、頭暈花、珊瑚球、龍船花、臭金鳳、刺仔花、發瘋花


原產地: 熱帶美洲、西印度、中國大陸南部,台灣於 1645 年由荷蘭人引入。


分布: 栽培。已野生化普見於全灣低海拔山野、墓園、路旁及海邊地區。


用途: 1.觀賞用:花色繁多,變化多端,是優良園藝植栽。2.蜜源植物:馬纓丹是蝴蝶蜜蜂最佳食草之一。3.藥用:性味:淡、涼;枝葉:苦、涼,有小毒;花:甘、淡、涼。效用:葉或嫩枝根:袪風止癢,解毒消腫。治癰腫,疥瘡;花:清熱解毒、活血止血。治跌打,肺癆;根:清熱解毒,散結止痛,袪風利濕,清熱活血。治風濕,跌打、敷治蛇傷及瘀腫等。


莖: 常綠半蔓性灌木;莖伸長,直立,協上昇或蔓性,長 1~2 公尺,具有多數分枝;小枝條細長,四稜形,具有逆向的銳刺;全株含刺激性異味。


葉 : 葉為單葉對生,闊卵形,長 3.5~7.5 公分,寬 2.5~4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闊楔形或近於心形,粗紙質,鈍鋸齒緣;葉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淡綠色;表面光滑無毛,背面則散生粗毛,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4~7 枚,明顯;葉柄長 0.6~1.4 公分,有毛茸。


花 : 花多數,小形,黃色、淡紅色或紫紅色,常會隨開放時間而轉變為橙紅色、磚紅色或濃紅色,開放時徑 0.6~0.8 公分,腋生,頭狀花序呈繖房狀排列;花序梗長 1.5~3.5 公分,散生毛茸;頭狀花序闊球形,徑 4~5 公分;苞片線狀披針形,見於花托的下方;花萼小,筒形,先端 2 裂;花冠高盆形,冠筒細長管狀,長 0.3~0.5 公分,先端 4~5 裂;裂片卵形,先端鈍;雄蕊 4 枚,2 長 2 短,著生於花冠基部。花期 5~9 月。


果實: 果實為核果,徑約 0.5 公分,球形,肉質,光滑,成熟時藍黑色,成串著生,內有種子 2 枚。


特性: 常綠半蔓性灌木。原產於熱帶美洲,三百年前由荷蘭人把我帶來台灣,株高 1.5~3 公尺,小枝四稜形,具有逆向的銳利,全株含刺激性異味,葉對生,廣卵形,鋸齒緣。兩面均被有短硬毛。四季開花,頭狀花序作繖房狀排列;花托下部具線狀披針形之苞片;花冠高腳狀盆形,長約 0.9 公分,先端作不整齊 4~5 裂,裂片闊短形,平展;花冠初呈黃色及粉紅色,後變為橙色或濃紅色;雄蕊 4 枚,2 長 2 短。果實為核果,徑約 0.5 公分,球形,肉質,光滑,成熟時藍黑色,成串著生,內有種子 2 枚。品種繁多,有黃花、白花及無刺等等之品種,為盆景、庭園樹及綠籬之植材。


有毒部位: 枝葉及未成熟果實。


中毒症狀: 誤食造成慢性肝中毒,有發燒、衰弱、嘔吐、腹瀉、步 履不穩、呼吸急促、昏迷、黃疸等症狀。

DSC02246.JPG

DSC02247.JPG

DSC02250.JPG

馬櫻丹(同馬纓丹) 有紅.橙.黃.紫.白等花色 ,花朵呈盤狀排列,花色隨著花朵綻放的順序, 亦有五龍蘭.如意草.廣葉美人櫻.山大丹等俗名 ,馬櫻丹屬馬鞭草科矮性常綠小灌木,原產於西印度.南美洲 於十七世紀由荷蘭人引進台灣栽植,由於台灣的氣候適宜馬櫻丹的生長 ,加上它的繁殖力強 花色鮮艷,不但很多園區,.學校會種植馬櫻丹來美化環境, 野外也時見其繽彩芳蹤

DSC02248.JPG

DSC02249.JPG

DSC02251.JPG

馬櫻丹的葉子是對生  廣卵形  表面不但粗糙,且兩面皺縮均有短硬毛,  中肋及側脈凹陷  , 葉緣具有鋸齒,馬櫻丹的果實如果還沒成熟就有毒 不可誤食,如果誤食會造成慢性中毒 , 會有發燒.上吐下瀉.呼吸急促.昏迷.黃疸等症狀,美麗的馬櫻丹, 它的枝葉卻會散發出一股臭味  ,故又名臭金鳳  , 具有毒性 不宜久聞,如果動物誤食馬櫻丹的葉子 ,  可能會引起慢性中毒 ,  主要症狀是衰弱 , 步態不穩 , 劇烈腹瀉 , 後則便秘,不過誤食的機會應該不大 , 因為長滿逆刺的葉子,  早就做了最有力的警告

DSC0224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