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9233.JPG

 

杜虹花


英文名稱: Formosan Beautyberry

學名:
 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
Callicarpa blancoi auct. non Rolfe: Kanehira
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 var. formosana

科名: 馬鞭草科(Verbenaceae)紫珠屬(Callicarpa)

別名: 杜虹花(中國樹木分類學),粗糠仔(臺灣),老蟹眼(廣東),毛將軍、大丁黃、臺灣紫珠、白粗糠仔、白粗糠樹、粗糠樹、黃襖婆、燈黃、山檳榔、螃蟹花(因其開花有如螃蟹吐的白沫而得名)

原產地: 台灣、中國、日本及菲律賓。

分佈: 台灣全島各地低海拔亞熱帶次生林1800公尺以下山區。


用途: 1. 觀賞用:花果可供作觀賞用。2. 藥用:杜虹花也是多用途的藥,它能補腎清血,治老年人手腳酸軟無力,也能治白帶、風濕、神經痛、喉痛及眼疾等材。藥用部分仍需透過合格醫生診斷用藥,才不致於造成不必要的用藥危險。性味:葉:苦、澀、涼、平。效用:葉:止血鎮痛、散瘀消腫。葉:收斂止血,清熱解毒。治咯血,嘔血,衄血,牙齦出血,尿血,便血,崩露,皮膚紫癜;外傷出血,癰疽腫毒,毒蛇咬傷,燒傷;根:補腎滋水,清血去瘀。治風濕,手腳酸軟無力,下消,白帶,喉痛,神經痛,眼疾,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肺炎,支氣管炎,咳血,吐血,鼻出血,創傷出血。


莖: 常綠性灌木,植株高 1.5~5 公尺;分枝多,小枝圓柱形或略呈四方形,密被粗糙的黃褐色星狀毛,老枝無毛。


葉:單葉,對生,橢圓形、卵狀橢圓形、寬卵形、倒卵形、長圓狀披針形,形狀變異大,毛紙質,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圓形、楔形或鈍,少為近心形,葉緣細鋸齒狀或僅有小尖頭,表面疏被短硬毛及星狀毛,後因毛脫落變為質感粗糙,背面具細小的黃色腺點及被灰黃色星狀毛,主脈、側脈及網脈於背面隆起,側脈 5~12 對,長約 6~18 公分,寬約 2.5~11公分;葉柄粗壯,密被黃褐色星狀毛,長約 0.8~1 公分。


花:花小型,排列成腋生的聚繖花序,腋生,密披黃褐色星狀毛,直徑約 3~4 公分;常為 4~5 次或 6~10 次分枝;花序梗比葉柄長或略等長,二分叉,長約 1.5~3 ;苞片細小,花具短柄;花萼 4 淺裂,呈環狀,被灰黃色星狀毛及腺點;萼齒鈍三角形;花冠管狀,粉紅色、紫紅色、淡紫色或紫色,無毛,具稀少的細腺點,長約 0.2~0.25 公分;裂片長圓形,長約 0.1~0.13 公分;雄蕊 4 枚,細長,長近花冠的 2~3 倍,伸出冠筒之外,長約 0.5 公分;花藥金黃色,細小,橢圓形,長約 0.06~0.08 公分;藥室縱裂;子房光滑,無毛,頂端具腺點,及具不完整的兩室。


果實: 果實為漿質核果,球形,徑約 0.2~0.3 公分,未熟時綠色,成熟時變為亮紫色。


特性:常綠性灌木,小枝、葉及花序均密被星狀毛茸,葉對生,卵形至長橢圓形,鋸齒緣,花小型,排列成腋生的聚繖花序,花序梗並作二歧分叉,花萼 4 淺裂,花冠管狀,粉紅或紫紅,雄蕊 4 枚,伸出花外,長度約為花冠的三倍,子房為不完全的兩室,果實為漿質核果,球形,徑約 0.2~0.3 公分,成熟時紫色。
每年春季,特別是四月間,杜虹花會在台灣全島各地的郊野裡披上粉紅的彩衣,錦簇的花團由許多的小花密集而成,對生的葉腋裡成雙點,且一節接一節地開滿了枝頭,讓人不停的讚賞;初夏來臨,滿樹的粉紅換上了團團的新綠,幼嫩的果實形成,果實由新綠變成淡紫最後變成深紫色,杜虹花深紫色的果實能長久高掛枝頭。本屬植物約有 140 種,台灣有 9 種及 3 變種。


其他: 1. 杜虹花有白色與紅色二種,一般只有白色的才有保健的功效,其根對風濕、白帶有保健作 用,但白花的杜虹花已很少見,大部分用人工種植,其繁殖方法有用種子與扦插二種。
2. 樹皮和樟樹樹皮合嚼可以代替檳榔。
3. 可愛的花、果可供觀賞及插花花材,亦是鳥類重要的食物來源。

DSC09229.JPG

杜虹花又稱台灣紫珠。屬常綠灌木。小枝、葉柄、葉背及花序皆被茶褐色柔毛,枝條也被茶褐色米糠樣物,故又稱粗糠樹。葉形變異頗大,多為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葉對生,齒緣。聚繖花序腋生,花冠多粉紅色(稀白色)。
台灣藥草界習稱杜虹花為粗糠仔,因原植物有紅、白花兩種,故有紅、白粗糠仔之分。其中又以白粗糠仔較受重用。

DSC09230.JPG

DSC09231.JPG

除了花果供作觀賞外,杜虹花也是一種多用途的藥材,它能補腎清血,治老年人手腳酸軟無力,也能治白帶、風濕、神經痛、喉痛及眼疾等。藥用部分仍需透過合格醫生診斷用藥,才不致於造成不必要的用藥危險。

DSC0923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