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7641.JPG

 

臺南市學甲區 - 學甲濕地生態園區


坐落在臺南市學甲區北方,鄰近北門區南鯤鯓代天府的筏仔頭聚落,因位在急水溪畔,溪水經常氾濫,當地民眾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遷村,但所屬的耕地因地層下陷長期沉浸於溪水中,形成一大片溼地。

由於無法耕種,農民只好選擇休耕,沒想到在人為干擾消失後,不少鳥類時常聚集於此,溼地生態也逐漸豐富起來。為協助改善農民的生活並維護生態,2009年學甲區農會向農委會林務局爭取經費,比照成龍模式以生態休耕補貼的價格向農民承租農地,營造溼地生態園區,並且委託臺南市生態保育學會進行鳥類監測及溼地生態調查。

短短兩年內,溼地內已記錄到黑面琵鷺、彩鷸等保育鳥種,以及埃及聖、小白鷺、中白鷺、高蹺行鳥、中杓鷸、赤足鷸、鷹斑、紅冠水雞、小濱鷸、磯鷸、東方環頸行鳥、夜鷺及黑腹燕鷗等上百種鳥類;甚至出現數千隻黑腹燕鷗盤旋飛舞的壯觀場面!

這片廢棄農地形成的溼地,也已成為蟹類的家,其中以弧邊招潮蟹、清白招潮蟹、北方招潮蟹最多。此外角眼拜佛蟹、淡水泥蟹、臺灣厚蟹、雙齒近相手蟹等,可在鯽魚膽及紅樹林植物底層發現。喜歡棲息於砂質底質的圓球股窗蟹,則出現在感潮的潮間帶地區。這裡也是螃蟹分布最豐富的地方,淡水泥蟹、鋸緣青蟳、萬歲大眼蟹等,都在潮間帶的砂地上留下一行行爬痕。

交通資訊:

開車只要從台84號快速道路下學甲交流道,沿著急水溪旁邊的河堤,約5分多鐘可看到學甲濕地第一跟第二賞鳥區,

DSC07643.JPG

DSC07660.JPG

學甲濕地生態園區位於學甲急水溪灘地近廿公頃,原本是舊筏仔頭村落,區內有1座早期的舊筏仔頭吊橋,

88水災後橫倒溪中,目前僅存石柱可見,形成特殊的吊橋遺址。

DSC07659.JPG


紅樹林水筆仔是學甲濕地主要的樹種

DSC07653.JPG

DSC07654.JPG

學甲濕地除了賞鳥外,第一賞鳥區在橋的交會路口還有賞蟹區,常常可以看到大批的蟹兵蟹將在此覓食

DSC07644.JPG

DSC07645.JPG

DSC07646.JPG

DSC07657.JPG

只遇見這兩隻侯鳥

DSC07649.JPG

DSC07651.JPG

DSC07652.JPG

濕地 地貌.這次遇到的鳥類不多,希望下次來能有收穫

DSC0766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叮噹 的頭像
    王叮噹

    王叮噹新的日子jhy212jhy的部落格

    王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