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茱萸
英文名稱: Alianthus Prickly Ash
學名: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 Zuccarimi
Fagara ailanthoides (S. et Z.) Engl. var. ailanthoides
Fagara ailanthoides (Sieb. & Zucc.) Engl. & Prantl.
Fagara ailanthoides (Sieb. & Zucc.) Engl. var. pubescens Hatusima
Fagara ailanthoides (sieb. & Zucc.) Engle. & Prantl.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 Zucc. var. inerme Rehd. & wils.
科名: 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屬(Zanthoxylum)
別名:大葉刺楤、刺江某、刺楤、紅刺楤、越椒、鳥不踏、毛越椒、茱萸、辣子、藙、樧、檔子、艾子、紅刺杉(蔥)、刺桐、小滿天星,椿葉花椒(廣西植物名錄),樗葉花椒、滿天星(江西),刺椒(四川),食茱萸(臺灣植物誌);Tana(泰雅);Kyana'kk(排灣)
原產地: 中國大陸、韓、日、琉球和菲律賓,在台灣產於低海拔森林邊緣地區或道路兩側。
分佈: 臺灣全島低地及中高地森林中,尤其於火燒森林後之新生地及崩落裸地,常可發現其蹤影。台北、台中、南投、屏東、台東、蘭嶼,山麓至海拔1600公尺山區。
用途: 1.食用:ㄅ.嫩心葉或幼苗時期之幼嫩部分可食用。ㄆ.排灣族族人常將嫩葉放入湯中調味,其嫩葉與湯、豬肉或綠豆一起煮,加少許調味,可增添香味替代佐料。2.木材用途:木材可製浮苓、小器具,莖幹可製搶托。3.鳥喜食果實,可在附近設陷阱抓之。3.藥用:性味:樹皮:甘、辛、平;果實:辛、溫、有毒;葉、根:苦、辛、平。效用:樹皮:袪風通絡,活血散瘀。治跌打損傷,風溼痹痛,蛇腫,外傷出血;果實:燥濕,殺蟲,止痛。治心腹冷痛,寒飲,泄瀉,冷痢,濕痹,帶下,齒痛;葉:解毒,止血。治毒蛇咬傷,外傷出血;根:袪風除溼,活血散瘀,利水消腫。治風濕痹痛,腹痛腹瀉,小便不利,外傷出血,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白的根切片煮排骨治脊膜炎。
莖: 喬木,高稀達 15 公尺,胸徑 30 公分;莖幹有鼓釘狀、基部寬達 3 公分,長 0.2~0.5 公分的銳刺,當年生枝的髓部甚大,常空心,花序軸及小枝頂部常散生短直刺,各部無毛。
葉: 奇數羽狀複葉互生於幼時常呈紅色,長約 30~80 公分,小葉 7~25 對、對生,小葉柄長約 0.3 公分,厚紙質,長約 6~12 公分,寬 4.5~5 公分,具油腺,故有芳香味,呈披針狀長橢圓形,邊緣有規則性細鋸齒,葉背粉白色,光滑,揉搓有濃郁香氣。
花: 雌雄異株,聚繖花序頂生;長 10~30 公分,密生;花黃白色,徑約 0.3~0.4 公分;萼小,呈半圓形;花瓣 5 片,長約 0.2~0.3 公分。花期 8~9 月。
果實: 硬殼蓇葖果,球形,徑 0.4~0.6 公分,熟時開裂;種子黑色,有光澤,卵形,先端尖銳。果期 10~12 月。
特性: 食茱萸為芸香科花椒屬落葉大喬木,俗名紅刺蔥、鳥不踏、越椒、刺江某等,落葉喬木,老樹幹有短硬瘤刺,幼枝密被銳尖刺,具中空髓部;葉有小葉 11~27 片或稍多;小葉整齊對生,狹長披針形或位於葉軸基部的近卵形,長 7~18 公分,寬 2~6 公分,頂部漸狹長尖,基部圓,對稱或一側稍偏斜,葉緣有明顯裂齒,油點多,肉眼可見,葉背灰綠色或有灰白色粉霜,中脈在葉面凹陷,側脈每邊 11~16 條。花序頂生,多花,幾無花梗;萼片及花瓣均 5 片;花瓣淡黃白色,長約 0.25 公分;雄花的雄蕊 5 枚;退化雌蕊極短,2~3 淺裂;雌花有心皮 3 個,稀 4 個。果梗長 0.1~0.3 公分;分果瓣淡紅褐色,幹後淡灰或棕灰色,頂端無芒尖,徑約 0.45 公分,油點多,幹後凹陷;種子徑約 0.4 公分。食茱萸在十月至次年二月有季節性落葉現象,而在一和二月間即發生抽芽展葉,葉柄及心部常呈紅色,全株有刺又有香蔥味故名─紅刺蔥,其枝幹上亦長滿瘤刺,鳥兒甚至不敢棲息,又叫─鳥不踏。食茱萸自古以來即為入藥植物,李時珍本草綱目言:茱萸吳地者入藥,故名吳茱萸,其葉柄及心部常呈紅色,全株有刺又有之香蔥味故亦叫紅刺蔥,其枝幹上亦長滿瘤刺,鳥兒甚至不敢棲息,又叫鳥不踏;其嫩葉片具有強烈的香氣,可用來作膳食上很特殊的菜餚。嫩葉汁治感冒和瘧疾,可供煮食,俗用避邪;『辟惡茱萸囊,延年菊花酒』─郭元振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詩;『明日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