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池上鄉 -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台東的池上米遠近馳名,許多人到此絕對要來一份池上便當大快朵頤,而池上米與池上飯包的悠久歷史便紀錄在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裡。2002年由池上鄉公所與池上飯包的原創老店合作,將多年來的歷史重新整頓,劃分不同主題展示,包括歷史文化區、農田農具區、稻米文化區、池上飯包區以及古早飯包區等部分,介紹幾十年來的發展沿革。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忠孝路259號
營業時間:08:00-21:00
專線:089-862326
擁有七十多年好品牌的『悟饕池上飯包』,在台東縣池上鄉的忠孝路上,也是行經台九線的必經之處。
戶外的用餐區
店門口前擺的台鐵列車可不是裝飾品喔! 而是真的可以進去用餐的
雞腿飯包
薄鹽鯖魚飯包
一樓是販售飯包和賣名產伴手禮。
上到二樓,會先看到一間很復古的教室,感覺好像回到國小時回憶
二樓另一邊是池上米豐收展覽區,有展示池上飯包的歷史和早期的農家器具。
池上飯包的歷史,要從昭和十五年(西元1940年),李家阿嬤陳雲女士的蕃薯餅說起。早期由花蓮搭火車至台東需長達八小時的車程,旅客常常餓肚子卻沒有東西可吃。為體諒在外打拼的乘客,原本在車站前賣番薯餅的陳女士,開始製作「飯包」在月台上販售。
這便是第一代的池上飯包:將池上米捏成飯糰並以竹葉包裏、麻繩繫牢,內餡搭配滷肉、黃蘿蔔、烤肉乾、豬肝、瘦肉片、蛋餅、炸蝦餅及梅子等配菜而成。這簡單的美味滿足了許多旅人的胃,直到1962年,業者才改以木片製成的盒裝便當,成為現在名聲遠播的池上飯包。2002年成立「池上飯包博物館」,後來將靜態式展覽改為互動式體驗,讓遊客透過模擬實景體會早期的文化,並於2009年改名為「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以上說明參考『悟饕池上飯包』官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