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白鷴
科別:雉科
學名:hura nycthemeraLop
英文:Silver Pheasant.
別名: 銀雞、銀雉、越鳥、越禽、白雉
白鷴,雄鳥全長90公分。頭頂部、冠羽、胸及腹為帶紫色之黑色,眼周裸出部份呈紅色。背白色,有V字形黑色波狀紋,尾純白色,翼白色,有黑色短線紋。
雌鳥,全長53公分。頭頂黑褐色,喉略帶褐色之白色。體羽淡褐色。尾羽有黑、白及淡褐色之不規則形斜鷥線紋。
廣汎分布於中國南部各省、海南島、緬甸東部、泰國北部與中部,以及中南半島。在中國產8亞種,其中5個亞種見於雲南西部和南部。
棲於山腳至海拔1,500公尺附近多林山區,尤喜活動於叢林下層。主要食物昆蟲或各種嫩葉草籽。
繁殖期為四月開始,一雄多雌,雄鳥好。產4~6個卵,淡至濃棕褐色,卵殼稍光滑。孵化期24~25天。
分佈
白鷴白鷴分化為14亞種。中國有 8個亞種,其中 5個亞種見於雲南西部和南部地區。雲南可能是白鷴的起源地。分佈於東南亞。中國見於長江以南地區,僅有1 個亞種,產於長江以北的四川峨眉山。產於我國南部各省。國外分佈於緬甸東部、泰國北部和中南半島等國家。
白鷴因其體態嫻雅、外觀美麗,自古就是著名的觀賞鳥。中國很早就飼養白鷴,散見在詩、詞及其他文學作品中。18世紀傳入歐洲。各國動物園和飼禽業,多有飼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