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馬藍
學名:Strobilanthes formosanus Moore
Goldfussia formosanus (Moore) Hsieh & Huang
科名: 爵床科(Acanthaceae)馬藍屬(Baphicacanthus)
別名: 臺灣馬藍、台灣金足草
原產地: 台灣固有植物。
分佈: 台灣北部郊野至低中海拔山區森林中。
用途: 1.蝴蝶幼蟲食草:台灣馬藍為枯葉蝶、黑擬蛺蝶、眼紋擬蛺蝶……等,多種蝶類幼蟲的食草。2.提製藍色染料:台灣馬藍能製作藍色染料。
莖: 半灌木狀草本,高可達 80 公分,莖多紛枝,4 稜形,密被粗毛。
葉:葉為單葉,十字對生,具短柄或幾無柄;葉片長 7~15 公分,寬 2~4 公分,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葉基楔形,葉尖漸尖型,葉緣為鋸齒緣,上下表面密被粗毛。
花:花序為小聚繖花序,腋生或頂生,分枝少;總梗長 1~4 公分;苞片內凹,疏被緣毛,最外面一對近似葉狀,線狀披針形,早落;裏面 4 片或更多,覆瓦狀排列,闊卵形,早落,有時宿存至花謝;花萼裂片長約 1 公分,線形,疏被粗毛;花冠長 3~3.5 公分,外側被細柔毛,瓣緣 5 裂,裂片緣形,微凹頭;花絲近基部被毛,花藥長橢圓形;子房卵圓形,先端被腺毛,花柱長可達 2.5 公分,被腺毛。花期 8 月至次年 1 月。
果實: 果實為蒴果,長約 2 公分,匙狀橢圓形;種子 4 粒,卵圓形,扁平,密被長絨毛。
特性:半灌木狀草本,高可達 80 公分,莖多紛枝,4 稜形,密被粗毛。葉為單葉,十字對生,具短柄或幾無柄;葉片長 7~15 公分,寬 2~4 公分,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葉基楔形,葉尖漸尖型,葉緣為鋸齒緣,上下表面密被粗毛。花序為小聚繖花序,腋生或頂生,分枝少;總梗長 1~4 公分;苞片內凹,疏被緣毛,最外面一對近似葉狀,線狀披針形,早落;裏面 4 片或更多,覆瓦狀排列,闊卵形,早落,有時宿存至花謝;花萼裂片長約 1 公分,線形,疏被粗毛;花冠長 3~3.5 公分,外側被細柔毛,瓣緣 5 裂,裂片緣形,微凹頭;花絲近基部被毛,花藥長橢圓形;子房卵圓形,先端被腺毛,花柱長可達 2.5 公分,被腺毛。果實為蒴果,長約 2 公分,匙狀橢圓形;種子 4 粒,卵圓形,扁平,密被長絨毛。花期 8 月至次年 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