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新北市 - 淡水福佑宮
淡水福佑宮,俗稱「淡水媽祖廟」,位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主祀天上聖母媽祖。為新北市三級古蹟。(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簡介
主祀媽祖,配祀觀音菩薩、水仙王、文昌帝君、六十太歲星君,霞海城隍尊神、關聖帝君、福德正神、虎爺、五路財神、月老星君、歷代祖師功德主。
清乾隆末年建,當時淡水三邑、同安、安溪、漳州的閩南人與汀州、潮州、嘉應等地的客家移民,均奉媽祖,共獻銀錢。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竣工。淡水福佑宮背山而建,向上攀緣,即見清水祖師廟。佛教僧侶慶西和尚任開山住持禪師。
淡水福佑宮創於清朝隆末年所建, 嘉慶元年(1796年)竣工,是早期淡水的閤港廟,淡水人昔日稱為「媽祖宮」。巡撫劉銘傳曾奏請光緒皇帝微賜「翼天昭明」匾額,現今仍懸掛在正殿。
福佑宮是淡水街的發源中心,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與對岸八里天后宮有風水消長之有趣傳說。福佑宮歷經多次重修和街衢變遷,卻一直保留傳統的風貌, 廟內的石雕樸實而渾厚,木雕及媽祖、千里眼、順風耳之塑像水準更是非凡!古物保存更是不少,是研究淡水港埠發展之珍貴文化資產!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民安里中正路200號
景觀特色:清乾隆末年所建,又稱淡水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媽姐,為新北市三級古蹟。
創建年代約為清乾隆年間(1822),是淡水現存最古老的廟宇,位於淡水市場斜對面,沿中正路直走即可到達,福祐宮歷經多次重修變遷,仍保留傳統風貌,已被列為三級古蹟,廟內石雕樸實渾厚,在福祐宮前殿之右側內牆,嵌有一極具歷史價值的石碑,於嘉慶元年(1796年)所立,高約90公分,寬約45公分,碑名為「望高樓碑誌」。望高樓是臺灣最早的燈塔,位於淡水河口北岸沙崙西北岬,約在清乾隆末,淡水街人士在沙汕附近建一望高樓燈塔,以利黑夜時,指示船隻向燈塔的南邊進港。「望高樓碑」能讓今人暸解早期滬尾之社會狀況與淡水河運關係密切;古物保存更是不少,是研究淡水發展及滬尾街形成的珍貴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