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紅花風鈴木
學名:Tabebuia impetiginosa.
科別:紫葳科Bignoniaceae.
紅花風鈴木(Tabebuia rosea),又稱洋紅風鈴木,是一種新熱帶界的樹種,樹高可達30公尺,直徑可達1公尺。在哥斯大黎加,此樹被稱為「Roble de Sabana」,即西班牙語中「草原中的橡樹」。因為其開花的欣賞價值,這種樹經常在伐木區域得以保留。薩爾瓦多稱之為「Maquilishuat」,並作為她們的國樹。台灣在1967年引入栽植。
樹冠廣,分枝稀少。樹皮灰或棕色,皮孔垂直縱列。葉為掌狀複葉,由五片複葉構成,會落葉,中間一葉最大。約一月至二月開花,花紫色或粉紅,葉落盡後方才綻放。蟲媒花。有時小型鳥,如鶯、蜂鳥、鵯也會協助授粉。蓇葖果,果實呈長條狀,約35公分,約在二月至四月結實,果實乾燥後會開裂,種子包在透明膜中,藉風力傳播。種子含水量約13%,含水時一公斤平均約有45,000顆種子。種子的發芽率將近100%[來源請求]。
紅花風鈴木具觀賞價值,普遍見於新熱帶城市的公園或花圃,雨季時綠葉濃密,可供遮陰;乾季時,花朵繁盛,可供觀賞。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