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笨港鄉 - 水仙宮.天后宮
民國五十年笨南港街「天后宮」天上聖母亦歸入水仙宮合祀,成為三神合祀的廟宇。七十四年被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蹟,也是目前嘉義縣唯一的二級古蹟。
然而九十一年媽祖天上聖母神像已遷出,於宮左後側另建新廟「笨港天后宮」。
水仙宮
台灣早期對外航海貿易興盛,許多商人奉祀水仙尊王以祈求航海平安,而新港水仙宮即為當時笨港商人所集資創建。新港水仙宮建於清乾隆四年(西元1739年),後因遭洪水沖毀,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重建,廟宇中奉祀著以大禹為首的水仙尊王,分別為大禹、項羽、伍子胥、屈原與魯班,神像皆是以灰泥雕塑,廟宇內懸掛著「日月爭光」之匾額,兩側的山牆上還彩繪有「南極壘輝月」與「瑤姬獻壽」,許多文物至今依舊保存良好,極具價值。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58號
祭祀水仙尊王
後殿供奉「關聖帝君」
牆上依然有百年(快被漂白)的浮雕
天后宮
天后宮奉祀天上聖母-媽祖,肇建於清康熙52年(1713),昔稱媽祖廟,座落在笨南港街汀州人聚居的「街尾」處,今福德堂右側,緣有街民楊謙,在雍正年間,應聘往彰化為窯工,攜帶本宮香火庇佑,置香火於窯廠,夜間長現神光,屢現神蹟,乾隆初年,彰化街民建廟稱「南瑤宮」,清代中葉,開始回天后宮進香,信徒稱呼本媽祖為「祖家媽」,稱號沿用至今。
天后宮在清乾隆年間,因笨港地區已完成開發,人口驟增,街市繁榮,本宮香火日盛,嘉慶19年(1815)彰化南瑤宮總裡戴悅率媽祖信燭徒,回笨港天后宮進香,開啟笨港進鄉之路。光緒末日本據台,明治39年(1906)3月17日,本地發生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天后宮廟遭震毀,媽祖神像移駕楊謙家祠奉祀,日據大正、昭和年間,彰化南瑤宮尚前來進香,民國50年媽祖指示移駕水仙宮香火漸恢復。
天后宮於民國87年(1998),擇現址重建,歷五年完成基礎工程共430坪,及媽祖殿、三川殿、五門,經媽祖指示擇於民國91年10月10日入火安座,天后宮媽祖歷經50年駐駕水仙宮終成歷史。彰化南瑤宮各大會媽及全省友宮等前來共襄盛舉,為民國以來地方大盛事。
地址: 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舊南港58號
主祀神明: 天上聖母
偏殿其他神尊-觀世音菩薩.福德正神
小麻雀